看古代皇帝为什么跪下(大臣对君王的礼仪)
跪还是不跪,这是个问题。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公使马戛尔尼来访。他是英国国王派来给乾隆皇帝祝寿的。但是,生日庆典只是表面原因,其真正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在这次访问中,双方发生了激烈的礼仪之争,最终导致双方不欢而散,马戛尔尼的任务彻底失败。
根据清朝的规定,来访的使节必须向中国皇帝磕头。但英国国王早已交代通融中国礼仪又不失民族风格,英国使节下跪磕头是不能接受的。
英国大使为了表示平等,提议中国同级官员向国王遗像跪拜,但清廷拒绝了这一提议。结果马戛尔尼坚持只能在英式仪式中单膝下跪,双方一时陷入僵局。
后来关于马卡特尼是否下跪也有不同意见,但双方谈判确实破裂了。
嘉庆二十一年,英国国王第二次派遣使团出访。这个使团还是因为礼仪之争被清廷开除了。于是,清帝非常重视跪拜的礼仪,认为这关系到国家首都,绝不允许别国冒犯。
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站在“应该下跪”这一边的。毕竟我们经常看历史电视剧,朝臣跪拜君王是常事。俗话说“土之滨,岂是御臣?”不跪就是坏规矩,就是不敬就要跪。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先不说洋人的“跪磕头”传统,臣子跪磕头在我们自己的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了。我们来看看“跪叩王”的礼仪是怎么来的。
跪叩君王,源起何时?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时期,由于缺乏确切的文字史料,不便于我们研究当时的跪礼。但我们知道的是,《周礼》是在《商礼》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的,是一个集大成者,而《商礼》当然也会借鉴《夏礼》,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研究《周礼》,把它作为周以前各个时期的代表。
东周以来,我们正好有一批可靠的文字史料可以研究和参考,比如编年史书《春秋》(时限为公元前722年)、《史记》、《资治通鉴》(时限为公元前403年)等等。翻阅史料,没有发现东周时期“跪磕头”的相关记载,但“拜”的动作是常见的。
然而,你应该知道,在椅子被广泛使用之前,古人通常坐在地板上,下面垫着垫子或胡床。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大臣们在法庭上跪在座位上。在跪姿的情况下,敬礼只是增加了一些上半身的动作,如弯腰、鞠躬、拱手等。但唐宋以后,随着椅子的普及,跪坐逐渐被淘汰,“拜”并不等于“下跪叩头”.
关于拜礼,宋人王林在《野客丛书》中说得更透彻:“古人拜礼,不是长官到地下,再拜。凡是手动低头屈膝的,都叫拜。根据《周礼》,九拜仪可区分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注意:低头向地;鞠个躬,把头磕在地上;空手拜,头手交;振动,双手敲击;奇拜,一拜也;赞美崇拜,再崇拜;拜,但下手者,即今之易也。为什么从头拜到尾?”(白吉:左掌包裹右拳;猛拜:右掌包裹左拳)
九拜法的用法不同,所以拜和跪磕头不能混为一谈。
那么在东周时期,会见君主和臣民的礼仪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通过史料中的故事来了解一下。
103010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魏文侯去拜访著名的儒家学者段干木,但是他太累了,不能坐下来休息。回来后,又召见了翟(翟)黄,但和他谈话的却是朱(J: J: Yu)。这种鲜明的对比使黄寨很不高兴,魏文侯向他解释说:“我之所以以礼相待段甘木,是因为他被请去做官时没有照办,也没有接受他的俸禄。而且你要当官,我给你职位,你要工资,我给你当官的待遇。既然你已经接受了我给你的官职和俸禄,你又怎么能要求我客气呢?”
这个故事很有趣。先不说朝臣是否应该跪着敲国王,只说国王的坐姿太随意,朝臣可以表达不满,那时的“下跪”才是真正的下跪动作.
再来看《吕氏春秋下贤》的另一个故事:
据说有一天,齐景公喝醉了,对所有的大臣说:“今天我想和你们好好喝一杯。请不要拘泥于礼节。
。”晏婴一听,立即正色劝谏道:“君上所言有误,众臣巴不得您废除礼数。如果没有礼仪的约束,臣民如何能被节制,要知道他们的勇力合在一起足以杀死君王。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守礼仪,否则强者肆意欺凌弱者,则君王更替不断,国家永无宁日,到时候您要怎么办呢?所以《诗经》中说,人要是不知礼,还不如早点死了的好。”
齐景公沉湎于享乐,并没有听从晏婴的谏言。稍后,齐景公起身外出,晏婴视若无睹,没有起身;等齐景公回来时,晏婴依然老神在在,还是不起身;举杯同饮时,晏婴还抢先喝酒。齐景公见此面露怒容,质问晏婴道:“之前你劝谏寡人不可废除礼仪,等轮到你自己身上,寡人出入你不起身,喝酒你还抢先,这就是你说的守礼吗?”
晏婴起身离开席位,稽(qǐ)首拜道:“臣怎么敢忘记与君上说的话,这样做不过是想向您展示无礼的危害。君上如果想要无礼,这便是后果。”
齐景公答道:“若真是这样,就是寡人的错了。夫子请回席位,寡人听从你的谏言。”接下来又喝了三巡酒,就停止了酒宴。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看到春秋时期的君臣关系还是比较宽和的,晏婴为了进谏有效果,可以故意对君王无礼,让君王尝尝难受的滋味,最后再用郑重的稽首礼请罪,以平衡君王的心态。这种君臣关系在后世皇权高度集中后,是很难出现的,敢故意对君王无礼,哪怕你是为了进谏,也是罪无可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齐景公曾有段时间相信一个楚国巫师,巫师忽悠到妙处,听得齐景公五迷三道,居然给巫师行了稽首礼。要知道稽首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通常是臣子对君王的礼仪,就连家臣对士大夫都不允许使用,以示“国无二君”。由此也能看出,春秋时期的君王们还没有那么的高高在上,臣子面君时不必行大礼,通常只在恭贺、请罪或其他正式仪式中使用稽首拜,而君王有时也会向其他人行礼。
△稽首拜: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头须停留一段时间。
战国时期的情况也差不多,《史记·商君传》中记载,商鞅去见秦孝公时,讲述强国之道到了关键处,秦孝公听得入迷,“不觉膝之前于席”,也就是二人同桌面对面而坐。
而《史记·刺客传》中记载,燕国太子丹为了刺秦,当面托付重任给荆轲时,又是“再拜而跪”,又是“避席顿首”,也就是太子丹给荆轲下跪叩头。太子虽不是君王,但是作为国之储君,对义士能做到下跪叩头,也能看出当时的君王没后来那么多“臭架子”。
等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他也只是把名号由“王”改“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但依然没有制定三叩九跪的君臣大礼。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既然正主不是雄才大略的始皇帝,那么“三跪九叩”的大礼到底谁才是始作俑者?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秦始皇之后又有一位雄主那就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崛起于微末,才干很强,但读书不多,自然也不把儒生放在眼里,甚至曾经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
不过,后来刘邦手下的猛士们给刘邦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不得不找儒生帮忙解决。话说刘邦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他的手下们毕竟出身草莽,完全不懂规矩为何物,在皇宫中依然像过去一样,酩酊大醉,高呼乱嚎,放浪形骸,击剑砍柱。刘邦对此感到十分厌恶,毕竟过去那是创业时期,团队士气最重要,现在天下一统了,该讲的体面必须跟上。
之前说了,刘邦读书少,没什么办法。但有个人瞅准时机,站了出来,他就是叔孙通。
叔孙通原是秦朝的待诏博士,在儒学界小有名气,他读书很多,但人却不那么迂腐,很懂圆润变通之道。当初陈胜、吴广起义,消息传来后,一部分“死心眼”的博士都告诉秦二世这就是造反。而看清秦二世逃避心理的叔孙通,见风使舵地说起义军是土鸡瓦狗,不值一提。结果“死心眼”的博士们都被定了罪,只有叔孙通讨上欢心,得到重赏。
△刘邦
后来,叔孙通辗转投靠了时为汉王的刘邦,听说刘邦不喜儒服,就换上了楚式短打衣。总之,叔孙通走哪都不缺“眼力见”。
原本打天下时,儒生无用武之地,跟随叔孙通的百余名儒生感到很是苦闷。可是到了刘邦想制定礼仪、约束臣下时,叔孙通和追随他的儒生们终于有了大秀身手的机会。
觉得人手不够,叔孙通又从鲁国征集了一批儒生,成立了礼仪制定团队。叔孙通带领团队广采古礼、融合秦礼,制定出了一套博采众家之长的礼仪来。
之后,叔孙通又请求刘邦准许自己训练大臣学习这套礼仪。刘邦批准后,脑子活范的叔孙通硬是想办法把一众莽汉子都给教会了。
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叔孙通随即上奏申请交差,验收成果。
整套朝仪如下:
文武官员由礼官引导,依次序进入殿内,分左、右两班,跪于两厢。皇宫禁军站在文武百官之后,一连串的官员接力般地高喊“皇帝驾到”,声音由远而近,刘邦这时在众人的簇拥下,乘辇缓缓而出。一见皇上驾到,文武百官立即按官职大小,开始轮番上前背出令人肉麻的贺词。然后,酒宴开始。与以往乌烟瘴气的情况不同,那些平日里桀骜不驯的将军们都老实地跪伏在地,然后抬首仰颈地往上看君王,整个宴会中无人敢高声喧哗,肆意妄为,乐得刘邦连声说:“好!朕到了今日方才知道当皇帝的威风啊!”
《史记》记载: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
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
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阵西方,东向;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向。大行设九宾胪传。
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候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
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殿上者皆伏即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触九行,谒者言‘罢酒’。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金。”
此事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叔孙通也因此得了重赏。从此以后,皇帝的地位在儒家的朝仪加持下越发高不可攀,臣子对君王必须恭敬仰视,再也不能像先秦时期那样相对随意了。而我们追溯的君臣大礼应该就是从汉朝开始的。
再多说一点,自汉朝到宋朝,有两类人是可以在面君时免跪礼的:
第一类是加九锡者,比如王莽、曹操、司马懿、高欢、杨坚等等,不过按照历史的潜规则,加九锡是篡位的前奏,所以这类人出现了,皇帝就倒霉了;
第二类是帝师,即教皇帝读书的侍读学士,他们面君时可以免跪,但是教书时依然要站着讲课,还是挺辛苦的。
愈发卑微的跪礼
凡事都有发展成熟的过程,跪礼也是一样。汉朝的跪礼只是一个开端,毕竟汉朝并不像后来那样严苛——面君必跪,而且由跪坐的姿态行礼叩首,也算是比较自然的事情。
唐宋之时,随着椅子的广泛使用,跪礼变得越来越体现尊卑性,因为人们坐得越来越高了,跪坐的方式逐渐被淘汰,下跪的动作便越来越明显了。但唐宋时期只有重大场合才用跪礼,比如祭祀、庆典、大朝会等,日常就算是君臣之间也是多用“长揖”、“叉手礼”等,毕竟唐宋的风骨还是很自由坚挺的,谁愿意总是给人又跪又磕的。
△叉手礼
可以说到了宋朝,跪拜才真正意义上具备了下跪的动作,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广泛地坐椅子了,而朝臣们上朝时也由跪坐变成了站立。
而到了元朝,跪礼的味道变了,开始带有卑贱、屈辱的色彩。理由也不复杂,当时的蒙人征服了中原,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他们需要格外突出自己的统治地位,压服汉人。
正如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所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在《元朝名臣事略》中也有“皆跪奏事”的描述,可引例子很多,不再赘述。由此可见,面君奏事必须跪拜是从元朝开始的。
到了明朝,明太祖驱除鞑虏,恢复汉家统治,做了很多改良前朝弊病的事,但是不包括跪拜。明朝延续了元朝的跪拜制度,理由我想也不复杂,朱元璋作为出身最低的大一统皇帝,他也心虚,怕镇不住臣民,所以就不能放松礼仪。
据《大明会典》记载:“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即起。”
清朝更是变本加厉,在明朝的基础上,将跪礼制定得更加严格。理由也简单,清朝的心理和元朝差不多,少数民族统治汉家江山,心里很没安全感,加上又是奴才式管理体制,所以清朝的跪礼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群臣也要跪着听。所以说,元明清三朝的官越来越像磕头虫,清朝干脆流传有“多磕头、少说话”的官场六字秘诀。
如果大家还记得前面东周时期的君臣礼仪,就会发现到了元朝以后,变化已经非常之大了。当官如果没有一副好膝盖,恐怕就只能告老还乡了。因为不管什么场合,面君那就得跪叩;奏事的时候还是得跪着;皇帝交代完事情,还得“叩头承旨”,在今天看来,简直是荒谬之极。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时代不同,君臣的相见之礼也是不同的,臣子并不是总要向君王下跪叩头——东周时期的礼仪还很宽松;汉朝开始,君臣见面礼仪变得标准化、隆重化,拉大了君臣之间的距离;到了元朝,面君时跪叩成了常态,明朝延续了这一点,而清朝最为严苛,达到了君臣跪叩礼仪的巅峰。
跪还是不跪,这是个问题。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他受英国国王派遣,向乾隆皇帝祝寿。不过祝寿只是表面理由,其真实目的是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在这次来访期间,双方发生了激烈的礼仪之......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uzdycom@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