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把“数学”称为“算术”?

在我国古代,“算”指一种竹制的计算器具,“算术”是指操作这种计算器具的技术,也泛指当时一切与计算有...

在中国古代,“算术”指的是一种竹制的计算装置,“算术”指的是操作这种计算装置的技术,也指当时所有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九章算术》正式出现“算术”一词。隋唐时期,国家设立了——“数学”,专门培养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机构。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数学系,教学用书有《孙子算法》,《五曹算经》,《九章算术》等算术书。19世纪以来,一些西方数学学科,包括代数和三角学、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等。陆续被引入中国。西方传教士大多使用“数学”,而中国古代算术仍然使用“算术”。1935年,中国数学会确立了“算术”的含义,而算术和数学仍然并存。直到1939年,清华大学才将“数学系”改为“数学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uzdycom@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7-09 20:51
下一篇 2022-07-09 20:5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