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为什么要孙若微殉葬?朱瞻基短命的原因

明朝初期,皇室执行残酷的殉葬制,历任皇帝的离去,都会带走自己心爱的后妃,以便在地下再续前缘,而那些悲催的女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面对必死的困局。 在《大明风华》之中,明宣宗朱瞻基…

明朝初期,皇室执行残酷的殉葬制,历任皇帝的离去,都会带走自己心爱的后妃,以便在地下再续前缘,而那些悲催的女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面对必死的困局。

《大明风华》明宣宗朱瞻基梓宫停车场两侧摆放着几口小棺材,里面躺着为之牺牲的公主们。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未拉孙若微殉葬的真正原因,儿是父母心头肉

剧中,朱瞻基最喜欢的女人是孙皇后,而面对死亡,朱瞻基最想念、最想带走的女人就是她。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未拉孙若微殉葬的真正原因,儿是父母心头肉

按照常理来说,被皇上惦记上的女人,基本逃不脱殉葬的命运,那么明宣宗朱瞻基为何最后选择放弃了孙若微,将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还给了这个女人了呢?

孙若微的困境

没有希望的太子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未拉孙若微殉葬的真正原因,儿是父母心头肉

两个人有一个孩子,朱祁镇王子,——。但是,这孩子有病,软骨和嘴巴不会说话。这些疾病和残疾一样,导致了明朝玄宗的覆灭。同时,他也下定决心要把孙带在身边。有了这样一个不可救药的孩子,孙最终会成为大家的笑柄。一旦他走了,还有谁为她遮风挡雨,挡谣言?他不想让孙受苦。

同时,太宗皇帝的遗诏朱瞻基手里还保存着唐太宗留下的遗诏,上面明确写着,如果皇帝早逝,孙子孙氏必须死;否则可能会有女脊梁国之祸,子孙后代如果看到遗诏不执行,死后可能就进不了祠堂了。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未拉孙若微殉葬的真正原因,儿是父母心头肉

于情于理,孙若微都逃不脱殉葬的命运,而明宣宗也将孙若薇的名字在殉葬人员名单中,进进出出拿上拿下数次,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放手,因为他最终得知了,他们俩这一个多病的孩子,还有希望,而这个孩子更需要母亲。

孩子还有救

正是这个生病的王子救了他的母亲。

孙的最后一句话,孩子还是可以救的,可以治好的,这终于让贪婪滚烫的心回归了理智,也让孙终于躲过了一劫,那就是他可以好好的,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坦荡。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未拉孙若微殉葬的真正原因,儿是父母心头肉

如果朱祁镇王子本人一直身体健康,以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内阁为朝廷的政治运作中心,只要三阳还在内阁中占主导地位,朝廷就不会乱。有他的母亲张太后掌管,太子一定会平安顺利的长大,这样他就可以放心的带着皇后去永宁时空了。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未拉孙若微殉葬的真正原因,儿是父母心头肉

正是因为朱祁镇患病的身体离不开人,需要母亲的照顾,朱瞻基才最终放手,因为他带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爱人,还有孩子所有的支持和希望。

c-image/2a2af3fdf4764f91875574141a7ad109.jpg" alt="《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未拉孙若微殉葬的真正原因,儿是父母心头肉">

孙氏自幼无父无母,她的内心里面,有着自己难以触及的地方,在朱瞻基登基后决定亲自征战瓦刺之时,孙若微曾经替尚在腹中的儿子问过,是否可以给孩子留一句话。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未拉孙若微殉葬的真正原因,儿是父母心头肉

当时的朱瞻基曾经这样说过,你告诉孩子,他的父亲,是一个对江山看得比泰山还重的皇帝。

让皇后殉葬,对孩子残忍,对尚且多病的朱祁镇不利,那就是对国本不利,为了天下、为了这片日月山河,朱瞻基最终选择了放手。

最后的离别

在朱瞻基最后的告别之时,那大段的独白,直击人心,让人闻之不禁潸然泪下。

“若薇,十年风雨觉得若不能相守,是辜负了这一生,我不能忍受去一个没有你的世界,可让你和儿子分开,又生怨恨,所以我把手松开,把世界还给你……我不会忘记你,愿来日再相见 。”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未拉孙若微殉葬的真正原因,儿是父母心头肉

在催人泪下的沙哑男声之中,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一刻,当太孙朱瞻基带着锦衣卫,敲开了沿街的那个店门,开门的一瞬间,他看到了孙若微的那张脸,那一眼,再难相忘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uzdycom@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30 16:56
下一篇 2022-06-30 16: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