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这几年因为身高排名全国第一,经常上热搜!为啥山东人那么高?
其实这个话题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胶东半岛威海人来说当然很正常,因为我们的亲戚,不用说,1米80以上的男人都是女的,真的为山东人的身高做出了贡献。1米70以上的女生太多了!我们姐姐的三个女儿都在1米70以上,其他几个亲戚就更不用说了。女生都有1.79!所以说“身高搜索热”并不稀奇。
我们来看看这组数据。网上有一张超火的图。网,山东男女平均身高分别为175.44cm和169.45cm,如下图所示:
2020年国家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18-44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69.7cm,中国女性为158.0cm,山东女性为169.7cm,与中国男性几乎持平。先生们,加油,别让山东的大女儿追上了!
但根据2019年齐鲁人才网发布的山东职场数据,山东职场男女平均身高分别为175.36cm和163.73cm。
我觉得这个数据比较靠谱,因为即使我家有大量女性都在1.70以上,整体平均身高也不太可能达到1.69,平均基本在1.66左右。
但是,现在的孩子真的很高。朋友的孩子从成都来威海大学做家教。她被威海的初中生吓坏了。她身高一米八多,又高又壮。她觉得自己像个小学生。
那山东人为啥这么高?我就总结下威海人的基因和饮食结构吧!
第一,种群的遗传起源。
我查了一下我家的早期《威海市志》,可能是因为版本太早,只有最早记载的姓氏,村落,移民,没有关于民族血统的部分。估计后面可能会有改版。后来在《威海CPPCC》主编《威海人史话》里找到了答案。这本书还记录了新石器时代以来7000年历史中,威海从土著到世代移民的283万人及其海外游子的全新家谱。
海角嵎夷人
夏朝称其东方民族为东夷。东夷人一直生活在高加索地区,集中的地区是山东半岛。彝族生活在今天的威海,是一个生活在遥远的海角的民族。七千年前,我耕山牧海,生于海。这是威海最早的祖先。他们从哪里来?一个在内陆,一个在海上漂浮。1107年,匈奴国王休屠长子的后代金、丛迁居阿哈瓦。47年,明英宗第一次被瓦刺俘虏。朱祁镇光复后,护送他回来的一些蒙古人被留了下来,得到奖励和安置,其中包括9个家庭。“每户给五十亩地,一片山地,供养之年给银二十八两”。阿星生活在蒙古拉尔仁,到威海后改姓傅。黑马来到威海后,改姓马;台湾省改姓苏。这三个姓氏的后代不多,大多居住在城市。九面蒙古旗落户威海。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已知姓氏外,其他六个家庭的姓氏也发生了变化,包括曾沐尔、亚的哥哥阿力库、哈三、阿木丹和别西。
103010整理了我国800多个姓氏的47个民族的迁徙来源和迁徙路线。其中重点讨论了“大槐树”和“小云南”两个典型的迁徙源头。“大槐树”是山西省洪洞县,“小云南”是云南省祥云县。这两个地方在胶东乃至整个山东省的移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自明代以来,山西省先后十三次移民山东省,约15万人,呈现出官领化、群体性移民的特点。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主要居住在鲁西兖州、聊城等地,少数迁入威海。但是,遥远的云南,不怕千山一路走来。
,也依靠国家的力量。大量人口迁入,主要是为了耕种土地和守卫边疆。随着军队作为一个体系进驻,出现了一大批营、村、畜牧场、所等具有军事特色的村落。其移民人口占同期威海的六分之一。
所以我们威海的祖先真的是来自五湖四海,融合了各民族的血脉。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多民族交汇的轨迹,
总之威海人继承了东夷人的高大身材。东夷人是高加索人、通古斯人和其他种族的后裔。在古代,他们随中华文化迁徙、通婚,经过漫长的演变,保留了身材高大的特点。后来又融合到蒙古、匈奴等民族血统中,“高海拔”的基因得以延续。
第二个原因是探索生活和饮食习惯。
由于威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守山望水,这里海产品丰富,富含含钙量丰富的鱼虾等。另外,也种植含量丰富的大豆作为主食之一,来过威海的都知道,玉米豆面小饼配鱼锅 真是天下美味。小时候,奶奶炖一锅鱼,锅边可是贴满了玉米豆面饼子啊。
这是饮食方面的优势,身高当然会长得比较高,有外地网友表示,在山东,随时能感到自己的渺小。
因为,山东食物真的好吃!好大!别人种葱就是葱,他们种葱就是树。山东大馒头,大包子,大苹果,大葱,大鱼饺子,大白菜……大大大,总是和食物沾边就叫大。还有吃饭的大碗,外地人看着就是个盆的存在啊!记得我姨家三个儿子一起吃打卤面,都把我吓了一跳,家里五口人,桌上一人一个20分的大汤碗,那真是壮观了。前几天还看男方一小伙,1.84的大个子,吃早饭,吃了一碗稀饭,三个早餐包,正感叹自己到青岛来食欲大涨,转眼看邻座一大爷,吃10多个,直接2笼屉小包。山东人,真的不好意思再解释了。
我们单位食堂大包子,就发面的那种,一个基本一个半拳头,正常的基本3—4个,单位的大叔们吃8、9个的好几个。看着真的是一大盆,有点吓人,我作为土著看着也很怀疑山东人的大胃啊。记得20年前去青州那边,看他们吃饭就惊呆了,一大碗米饭就是打个牙祭,一人一手来个大馒头,完了几大碗稀饭下肚冲冲压压惊。
说到吃,闻名全国的胶东大馒头,那可是省级非遗物质文明啊!作为胶东土著,从小就一直吃的大铁锅整出来的大馒头长大的!
胶东大馒头现在造型众多,基本卖的都是呛面的硬的手撕馒头比较多,在我们威海,荣成乳山做呛面馒头的多,我们环翠区做的软面多。我奶奶每次做馒头,都是做的和棉花一样松软的,一按到底,松开手就会回弹回来,又松又软,特别的好吃。
做胶东大馒头是有几点注意的:
1、和面。现在基本是用的酵母,我自己用的是燕山牌的,醒发基本20分钟以内。适量的面粉,打个鸡蛋,酵母用温水化开,少量的白糖必不可少。最好提前买点肥肉用小火炼出猪大油,和面的时候加进来,这样蒸出来的面粉很散,很香,也有人用花生油代替,但蒸出来不如猪油松散。原料就是:面粉,一勺糖, 酵母,猪油,温水。注意不要一次放入过多水,防止和面太稀,手感合适就可以。
2,醒发。醒好的面基本是原来的2—3倍大。
3,揉面。准备好面粉铺在面板上。下一步就是揉啊揉。但这里要向大家重点介绍奶奶的揉面窍门,并不是累的要死的一直揉面,而是揉3次撕3次。注意这个重点,这个省的力气不是一点点了。就是把面揉成一团,然后再一块块扯下来,再揉成一团,再扯开,再揉,再扯,如此反复扯3次,再揉成光滑的面团就可以了。我们大家都知道,面越揉的多越好吃。
4,二次醒发。这一步很重要的,醒发好了基本就是你蒸出来的模样大小了。醒发时铺上面粉,防止面粘在竹盖上,用布或者保鲜膜盖一下。用手拿起来,原来的2倍大,变得很轻,就可以蒸了。
5,上蒸锅。馒头快醒发好了,就在锅里加水烧开,水要多加点,防止烧干。水开后才可以放馒头,笼屉布用水湿下扭干,把馒头放上去,盖上锅盖,大概三十分钟吧,就可以关火了。再等15分钟 出锅就大功告成啦。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你们现在常见的呛面大馒头。因为面有硬度,不变形,也是各种造型常用的方法。典型的像下面:
呛面馒头发面基本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揉面这个环节。揉面的时候,要把生面粉揉进去很多很多,把面揉到一定的硬度。经历相同的步骤做出来的。有时候做出来的馒头会从中间裂开成2半 ,笑口常开啊!
还有一种经常吃的杂面馒头。像我们就经常做的玉米面馒头,南瓜馒头,荞面馒头,红小豆馒头,大枣馒头(需要提前把枣核拿出来,打成枣泥),五谷杂粮都可以做。发面的时候基本是加1/3原料即可,2/3面粉,其他步骤相同。
大家有时间动手试试吧!好吃的山东大饽饽很好做!想想为啥我们这么高个,吃得好吃得多是硬道理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uzdycom@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