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是一件非常神奇有趣的事情。
在我们当中,我们的进化思想中往往存在一个误区:既然是进化,当然是越来越强。比如强壮的力量,锋利的牙齿,强有力的咬合,锋利的爪子……即使是食草动物也应该有这些功能来抵御捕食者的攻击。
然而,真正的进化并不是这样。354按照上面的进化逻辑,今天的动物应该比原始的恐龙更强大,但实际上现存动物的战斗力远不如恐龙。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问题是进化的真正规则是更好的适应环境,生存繁衍,而不是比谁强。毕竟攻击力再强大也不能吃。
很多人喜欢看恐龙科幻电影,特别羡慕霸王龙的战斗力。然而,霸王龙因为缺少食物而死去。34.65亿年前,一颗陨石撞击地球,造成大灭绝。当时战斗力强的动物几乎都灭绝了,因为食物来源的匮乏无法提供这么大量的食物,大家都得饿死。想起来真是太悲剧了。
对于食草动物来说,战斗力就更不重要了。为了生存,反抗不是唯一的路径,甚至不是主要的进化路径。
本文用羚羊所在的偶蹄目,的进化史来说明这种进化的神奇之处。
复杂的进化史
偶蹄目是一个大家庭。它不仅包括我们熟悉的牛、猪、鹿、骆驼、河马、长颈鹿等。有完全没有蹄子的鲸鱼和海豚。偶蹄目的复杂构成恰恰说明了进化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从偶蹄目,的名字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有什么共同点。每只脚的蹄数都是偶数,不是2就是4。
偶蹄目和奇蹄目的动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古代(第三纪第一纪,6500万至5300万年前)的新踝编程动物。
在古代,踝部动物繁盛,广泛分布于北美,亚和欧。它们头小,牙齿多样,主要是杂食性或草食性动物。他们的脚有五个脚趾,很窄,像爪子或扩大成蹄。
在新时代(第三纪的第二个时代,约5300万至3650万年前),偶蹄目和奇蹄目开始分裂。奇蹄和偶蹄没有好坏之分,而是代表了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两者的差别越来越大。
在新时代开始时,奇蹄目是进化的主流,而偶蹄目只是占据了存在的边缘地位。或许,正因为偶蹄目,恶劣的生活环境,偶蹄目进化出了拥有——个反刍胃的复杂消化系统,使其能够以低级草料为食,这也使其在历史中后期占据优势。
进入新时代后(第三纪第一期和第三纪晚期,从2300万年前到533万年前),全球气候开始变得干旱多雨,大量雨林死亡,草原开始发展。草是一种很难消化的食物。消化系统复杂的偶蹄目动物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食物,并很快取代奇蹄的小生境动物成为主流。
纽克是偶蹄目最富有的家庭
直到现在,食草动物和偶蹄目仍然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在种类、数量和分布上都远远超过现存的其他食草动物。
虽然奇蹄目也相应地进化了,但为时已晚,它们中的大多数都灭绝了。在奇蹄目,有马、斑马、犀牛等等。还有就是消化系统简单,但是也进化出了其他优势。比如马靠跑的速度取胜,犀牛靠大和防守取胜。
有趣的是,犀牛简单的消化系统甚至成了它的优势。犀牛的消化系统非常
很简单,它只消化食物一次。因为消化率低,所以只能吃很多。但是简单消化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优势。它可以吃有毒的植物而不中毒。正是有了这种“不挑食”的优势,犀牛才能在一个非常贫瘠的充满有毒植物的沙漠中生存。
' mg class=' WP-image-194076 ' src="https://www.puzdy.com/wp-content/uploads/2022/06/webp-3238.webp"
然而,与偶蹄目,相比,奇蹄目在进化上的失败是不争的事实。
偶蹄目的多样化优势
复杂的消化系统使偶蹄目占据了食草动物的主流,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拥有更复杂的多样性。甚至多胃腔也不是偶蹄目动物的常见特征。可以说,偶蹄目的演变是最富想象力的,甚至让人觉得他们根本不遵守规则。
1、超强的消化能力
超强消化力是偶蹄目的主流优势偶蹄目的动物除了猪科没有多个胃。其他动物有多个胃。例如,河马、骆驼和海豚有三个胃,大多数鲸鱼有四个胃,而初氏突吻鲸有15个不正常的胃。如此多的胃使偶蹄目比其他动物有更强的消化能力。
但是,胃多不代表就有。
反刍功能,具有最为完善的多胃室反刍功能的只有反刍亚目,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长颈鹿、梅花鹿、牛、羊、羚羊等。
反刍亚目的胃有4个相通的隔室,前3个胃室合称前胃(瘤胃、网胃、瓣胃),不分泌胃液,食物在此贮存并可返回口中再次咀嚼;第4个胃室(皱胃)才有真正的胃腺,可分泌胃液,具有跟其他动物胃一样的功能。
食物经过多次前胃的浸泡和软化,混合唾液加咀嚼,以及胃内叶片(俗称百叶)的挤压,变成细碎的食糜,可以达到最充分的吸收。
因此可以说,偶蹄目动物以其超强消化能力在进化史中取胜,那么,反刍亚目则是这种能力的巅峰,也因此,反刍亚目中的牛科能成为偶蹄动物中最为繁盛的种群。
2、各种防御手段
单凭超强消化力,偶蹄目动物在众多食肉动物的包围下是无法生存下来的,他们还得有自己的防御手段。在进化中,不同的物种则分别进化出了自己的优势:
比如,牛进化出了强壮的身躯和令肉食动物害怕的角

羚羊则进化出了灵敏的听力和超快的逃跑速度

长颈鹿则进化出高大的身躯让狮子也觉得高不可攀

3、苦行僧——骆驼
骆驼可以说是偶蹄目中的“苦行僧”,在偶蹄目中,骆驼和其他所有动物的亲戚关系最远,他和牛羊的亲戚关系竟然比鲸和牛羊的关系都要远。
从这可以看出来,骆驼活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他的近亲们不是都被淘汰了,骆驼也不会这么一枝独秀了。

跟他的这些远房亲戚比起来,骆驼可以说是占尽劣势,消化力不够强,速度不够快,防御不够高,攻击力也不行——因此,骆驼十有八九是被自己的远房亲戚们挤压了生存空间,然后又被天敌们驱赶,才迫不得已跑到了荒漠中的。
荒漠中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骆驼进化出了相适应的生理结构,除了跟远房亲戚们共有的特征——多胃室反刍功能外,它们还进化出忍饥耐旱的本领。
骆驼的驼峰里存储有大量的脂肪,没有食物,骆驼也可以存活一个月。另外,骆驼还有强大的储水和节水功能,很多人认为,骆驼是依靠驼峰来储水的,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
在很渴的时候,骆驼可以一次性喝下自身体重1/3的水量,而这些水都储存在骆驼的胃里。骆驼有三个胃,第一个胃内附着20-30个水俘,就像专门用来装水的瓶子一样。

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骆驼的忍饥耐旱,可以说骆驼在进化上是成功的,但这个过程也是残酷的,是以它的大多数亲戚灭绝为代价的。或许,要是骆驼的祖先当初在进化上稍有差错,我们现在就看不到骆驼了。
4、单胃室的猪
猪也是偶蹄目动物中的另类,它不但没有反刍功能,而且只有一个胃室。

至于猪是其祖先根本就没法进化出多胃室,还是进化出多胃室后又反进化成单胃室,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其亲缘关系来看,猪更可能是多胃室退化成单胃室的,毕竟其所有的亲戚都是多胃室嘛。
猪之所以会反进化出单胃室,或许是因为其选择了另一个食物方向。前面讲的偶蹄目动物,几乎都是食草动物,但猪这个大家族却是杂食性的。遇到的东西,只要是能吃的它们都吃,除了草和一些植物以外,它们还吃昆虫、蚯蚓、小型脊椎动物等。
由于不挑食,适应能力强,猪家族反而不需要多胃室的强大的消化系统了。另外,再加上其强大的繁殖力,以及部分雄性成员的强大獠牙,少有天敌,猪家族也作为偶蹄目家族另类茁壮成长,甚至在美洲泛滥成灾。

5、河马、鲸
河马和鲸则更加另类,它们竟然从陆地上又回到了水中。从进化角度讲,他们的祖先(也是所有陆生动物的祖先)都是在3亿年前从大海中走上陆地的,可是2.5亿年后,它们竟然又回到了水中,这也是进化史上的奇葩。

6000万年前,河马、鲸和牛、羊还是生活在陆地上的一家人,大约在5400万年前,它们祖先的一支开始进入水中生活,然后开始了完全不同的进化史。
相对于鲸而言,河马还是进化得不那么彻底的,至少它们还保留了祖先的很多特征,它还有完整的四肢,可以随时上岸溜达,甚至水草匮乏时他们还能到陆地上寻找食物。
而鲸和海豚则完全放弃了祖先的遗训,改变了所有的生活习性,彻底归入大海。它们的四肢完全退化,变成游泳用的鳍,再也没有回到大陆的可能了;他们的食性也发生变化,从吃素变成了吃鱼。
而且有意思的是,偶蹄目在陆地上要面对无数的肉食动物的追杀,可是下水后,不管是河马还是鲸,竟然都进化得非常强大,除了自己的亲戚外,几乎就没啥天敌了。为何会是如此结果,暂留以后探讨。

总结
偶蹄目的进化史和现存的形态各异的大家族,很好的诠释了“适者生存”,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方法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适应环境活下来。
很多人认为食草动物天生就是被肉食动物吃的,其实并非如此。没有谁是天生就被吃的,每一种动物天生就是要适应环境,不管是吃者,还是被吃者。

就算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食肉动物们也并非过得舒坦,他们虽然几乎不用防范什么天敌,但却要时常面临食物的匮乏。在食物充足时,他们可能会过一段舒坦的日子,但一旦进入食物匮乏期,可能面临的就是死亡甚至种群的灭亡。
在自然界中,并不乏被饿死的狮子老虎个体,在进化史中,灭绝的猛兽也是数不胜数,比如我们熟知的肉食恐龙、剑齿虎。
而对于食草动物而言,它们的优势则是食物充足,很少会担心食物匮乏,唯一需要担忧的就是天敌的袭击。
可是,没有一种动物是等着被吃的,他们都有自己的防御手段,甚至,它们的“被吃”本身也是一种生存策略。在进化史中,“被吃”就是一种淘汰的机制——弱者被淘汰,种群才能更加优良。
我们经常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羚羊被吃,毫无反抗之力,但真实的场景却是,大多数时候,狮子、猎豹好一番潜伏接近,然后猛扑出去,羚羊以更快的速度,更骚的走位,一溜烟儿的跑了——要知道,现存的羚羊们都是被无数次淘汰后的幸存者。

其他的,如偶蹄动物中的野牛、疣猪、野猪、长颈鹿等,则都不是好惹的主儿,都有自己的防御手段,捕食者一不小心就可能自己受伤,进而会导致自己无法捕食而被饿死。
可见,食草动物也并不是天生就被吃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生存策略,不管用什么方式,甚至被动的用弱者被吃的办法,但只要活下来的,就是“适者生存”的佼佼者。
偶蹄目动物还进化出异类——从陆地上回到大海,从食草变为吃肉的鲸,他们的祖先在陆地上肉食动物围追堵截,回到大海却完成了“屌丝逆袭”,这也是相当的不容易的。
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偶蹄目的动物们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条条大路通往“适者生存”。

我们看到的是通往适者生存的路,但更多的被忽视的却是被淘汰的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uzdycom@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