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馒头的来历(3分钟带你读懂“馒头史”)

“馒头”在宋元之前应该都是有馅的,和现在的包子,大体上没什么区别。而实心馒头的出现,已经是明朝的中后期的事了。在隋唐时期,“馒头”被称之作“饼”。当时中原地区,日常的饮食结构,基本上是南米北面,在此基础上,辅之以粟、豆、稷、黍等。但由于南方稻麦轮作制的流行,南方主食中的面食也占有很大比重。主食种类分为饼、饭、粥、糕数种。从史籍中出现的频率来看,“饼”最多,饭、粥次之,糕较少。隋唐时期的“饼食”种类繁多,见之于史籍上的就有“胡饼”、“蒸饼”、“煎饼”、“环饼”、“汤饼”等等。其中“蒸饼”,便是后来的馒头。

宋代的高承在他的书《事物纪原》中谈到了“馒头”的起源,说他在三国时,南下到诸葛亮,当他看到当地少数民族杀人和祭祀神灵的习俗时,他觉得俗气,于是他教当地人用面包和肉制作他们的头,然后代替杀人。这种说法属于典型的官方野史。

20世纪70年代初,嘉峪关, 甘肃省,出土了一批汉代厨房砖画,其中包括妇女揉面、端盘子和馒头的图像。因此,中国在汉代就已经制作了发糕,馒头应该是当时的常见食品。在明代藏书家郞瑛,的《七修类稿》一书中,进一步引申“头曼”,即所谓的“头曼”,更是无稽之谈。因为“馒头”中“馒头”一词的原意只是“拉伸”,意思是面粉发酵后的状态。后来就因为馒头是食物,就加在了“食”字旁边。

中国人爱吃的馒头始于哪个朝代吗?3分钟带你读懂“馒头史”

“蒸饼”当时也叫“笼饼”。宋朝人张师正,在《倦游杂录》中写道:“唐人叫馒头一笼饼。”“蒸糕”在隋朝以前就已广泛食用,到了唐代更为流行。城市一般的街边市场到处都有卖。唐朝的张鷟在《朝野佥载》中记载,邹, 长安的骆驼“经常推车卖蒸饼”;103010中也有记载:“张衡国在武则天,时,看见路边做的蒸饼,到市场上去,先吃了,马上被御史打了一顿。”看到路边卖的馒头,马上买了吃。我被弹劾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唐朝的审查人员是严格的。

《段成式《酉阳杂俎》101《日本时报》,由一个真实的人袁凯写的,显示鉴真,一个和尚,带着大量的经书等去日本,还有“一卡车的干蒸饼”随船。据宋代李昉等人所写的《唐大和尚东征传》,在武则天时期,朝廷官员和朝臣都在等待他们的事业停止。“当他们被命令做笼饼时,食客们说,‘如果你和我一起做笼饼,你可以缩小洋葱。’当时市面上卖的“笼饼”洋葱多,肉少。他非常害怕缺少肉,所以他要求厨师减少洋葱,增加更多的肉。那时候还叫“缩葱服帝国”。

中国人爱吃的馒头始于哪个朝代吗?3分钟带你读懂“馒头史”

宋元时期,“馒头”中有多种馅料图案。003010记载“馒头”的肉馅有鹅、鸭、鱼、虾、羊肉等。素馅还包括用笋丝、菠菜甚至豆沙、水果料做成的甜馅和酸馅。宋代曾敏行在《太平广记》中记载,蔡京当宰相时,用“蟹黄馒头”招待客人。这应该算是比较高级的“馒头”了。

宋元时期的“馒头”形状不仅是圆形,还有其他形状。耐德翁《梦梁录》和南宋《独醒杂志》记载的“切馒头”,《都城纪胜》记载的“炒花馒头”其实是一个意思。103010,元代胡思慧所作,对“插花馒头”有详细描述。所谓:“依法饲养,用盐酱拌馒头,用剪刀蒸,用胭脂染花。”有的切成“荷花馒头”,有的切成“葵花馒头”等等。事实上,这种“花切馒头”在北方一些地方还是很受欢迎的。例如,当雁北的孩子满12岁时,他们会举行生日庆祝活动。这时,近亲一般会蒸馒头,围成一个圈,然后放在孩子头上。与此同时,长辈们念着祝福和祈求长寿的话语。包子的形状一般是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或者用剪刀剪成各种图案。

“馒头”的制作以发酵为主,但也有所发展。103010记载“仓库馒头”其实就是现在的“面条馒头”的意思。“面馒头”有时会写成“呛面馒头”。传统上,这种馒头是用“面肥”做的,以此为基揉面团,然后发酵。还需要加入适当的碱水,再加入一定比例的干面粉反复揉搓面团,使馒头有韧性。馒头外观洁白美观,里面有嚼劲。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薄皮馒头”。这种馒头的做法是用半熟的热水做面条,也就是今天的面汤。不发酵,然后用蒸馅蒸。这大概就是南方“馒头”的由来吧。蒸生面团是馒头的一种特殊变体,烘烤面团仍然是制作馒头的基本形式。除了“热面馒头”,《西湖老人繁胜录》还有一种“焦面馒头”,大概意思是蒸出来的馒头会再烤一次、刮一次皮,就像现在的“烤馒头”一样。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叫“圆焦油”的食物。具体来说,面粉是用碱发酵的。“若馅熟,丸子似弹珠,面塞虎口四周”,然后滚炒。这种煎馒头大概和现在南方的“生煎馒头”差不多。

中国人爱吃的馒头始于哪个朝代吗?3分钟带你读懂“馒头史”

“馒头”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发展也是一部逐渐演变的历史。

003010当时对“馒头”的解释是这样的:“现在面包粉不管有没有馅都是发酵的,蒸出来的东西叫馒头。”虽然没有提到是否有“头型”,但“要么有馅,要么没有馅”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明代中后期,虽然开始出现实心馒头,但带馅馒头仍是民间常见的食品。

清代荣陛在《梦梁录》中记载,北京有在元旦吃“猪肉馒头”的习俗。

可见当时馒头和包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以清代北京市场出售“肉丁馒头”为例,这在许多史书中都有记载。而且包子的出现应该是很早的,宋代就有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

记载。在当时,用面皮包馅儿的食品,似乎都称呼为包子。包子必须有馅儿,这是它的基本特征,不包馅儿的,不能称之为包子。如果它与馒头做法相同,也经过“发酵”、“笼蒸”、“圆形”,那么二者的区别,应该只在褶上。馒头顶上光园,包子顶上有收口,除此之外,几乎没什么分别。

中国人爱吃的馒头始于哪个朝代吗?3分钟带你读懂“馒头史”

可见在古代,馒头和包子这两种食品的叫法,并不是特别严格,往往随俗随宜,只是到了近现代,逐渐变得统一起来,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uzdycom@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08 11:33
下一篇 2022-06-08 11: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